![薛船长在LA Profile](https://pbs.twimg.com/profile_images/1600030379192131584/fSHZyz_F_x96.jpg)
薛船长在LA
@Captxueinshai
Followers
53K
Following
1K
Statuses
6K
Father of severely disabled child, Former Captain at sea,lived in Yorba Linda ,Orange county,CA 此号系薛船长与薛太太共用!薛太太系美国注册税务师
Yorba Linda, CA
Joined August 2019
行政无能在当前是无解的 最近连续接到几个人的抱怨,一个是陈惠生船长转来的“怒吼!南京德威十宗罪,罄竹难书!”,大致看了下诉求,就是船员遭遇黑中介,又碰上工伤,无法维权。另一个是学弟船上的集装箱由于大风浪落海,船长、大副要被海事局处罚,问我怎么办。 这些其实都是行政无能引发的事件,社会为此必然要付出高昂的代价。 第一个抱怨是业内祸害已久的黑中介问题,行业主管机关为了抓权,同时也为了向更上级领导表明管理的水平,不断抬高行业门槛,高到、细到人神共愤的程度,而最该做的行业黑名单、服务品质评价制度反倒是缺位的。建立这些制度就需要分权给船长,船东,这是万万不能的,权力怎能分享呢?黑中介某种程度上是对行业管理制度的反抗,海员与船东们常常被迫缴纳了社保、商业保险以及船东保赔,这几个险种好些方面是重复的,真有什么事情常常依旧得不到帮助。过高的行政管理成本使得中国海员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,在就业压力奇大、很多岗位的中国海员没船上的大背景下,几乎所有中国船东的船上都雇佣了年轻的外籍海员。行业主管机关是妨碍中国海员就业的主要原因。 至于民事纠纷与刑事问题,分别归法院与公安管,海事局的手也伸不到法院与公安去,而公安又不愿意管这些吃力不讨好的纠纷,所以一旦发生纠纷,海事局是行政无能的。 其实,能保护海员权益的,只有船舶优先权,而不是什么海事局,得不到司法救助的权利不是你的权利。也就是行业主管机关,只有折腾你的权力,而没有帮助你的意愿与能力。 至于第二个抱怨,对集装箱落海,船长觉得处罚他很冤枉,直接原因是大风浪,绑扎也安排水手检查过了,当然那么大的集装箱船,水手们能否彻底检查纠正是存疑的,要有责任也主要是码头工人的责任,乃至船级社对设计把关不严的原因。但是海事局对码头工人没有管辖权,对船级社技术上不在一个层次,无力挑战,所以只能抓住能欺负的海员暴捶,海员真要上纲上线地与其计较,即便是这家全国最难的搞海事局,借个胆子也不敢接招。因为处罚决定书上要给出救济渠道,对海事行政复议不服的案件,一般一审在海事法院 ,二审就是省高级法院,再审就是最高法院。省高级法院比中国海事局还高半级,一般不大可能被搞定。所以司法救济是万万不能给的,只能逼海员承诺不起诉,得不到司法救助,只能任人鱼肉。 前一时间有网友问海事是干什么的,真把薛船长问住了,海事懂海事吗?整个系统近十万人,就没几个船长、轮机长,也都年届退休了。每每看到的都是小屁孩 在白发苍苍的老船长面前耀武扬威,他们对海员没有感情,也没兴趣关心,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舰长们不可同日而语。他们哪懂安全,又不承担民事责任,小孩与疯子的监护人还承担民事责任呢,海事竟然不承担民事责任。只会玩炫技,离开了权力什么也不是。 为什么会出现如今行业管理的种种乱象呢? 1、权力失去了经济基础 全国有资格缴纳个税的只有6千多万人 ,个税起征点为5千元,所以国内居民消费能力有限,有人认为中国的消费能力达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。在内需十分微弱的情况下,经济主要靠出口支撑,虽然从统计数字上进出口占GDP的三分之一,实际上应超过这一数字。统计表明民营与外资企业占GDP的70%以上,但这占经济大多份额的群体在权力机构中没有任何代表人。目前几乎所有的官员全部是三门官员,从家门、校门到衙门,基本没有官员在民营与外资企业长期工作过。以前还有民营企业家担任工商联主席,乃至政协副主席、国家副主席的,如今连这些象征性岗位与咨询性岗位都不给了,更别谈行政岗位与党务岗位了。 一百多万海员、一千多万货车司机、数千万快递人员在权力系统里没有任何代表人,被压榨是很正常的。 2、安全是攫取权力的最好方法 交通行业行政管理的权力都是来源于安全,你的电瓶车不得上路是为了你的安全,对你船进行检查与罚款是为了安全,对你的汽车进行年检也是为了你的安全,你船的国旗有点破,罚款5万元也是为了国家安全,理由也是八杆子打不着的《海上交通安全法》。 某港口规定码头上靠的船宽度之和不得超过36米,这是来源于万吨还是巨轮的文革时代的规定,行业主管部门死死抓住这个规定不肯放,攫取巨大权力,解决了好些人的就业,一些人每个月的主要工作就审批靠泊宽度,有咨询公司专门论证靠泊宽度超过36米是安全的,论证费涨到10万元一次。有人问,这规定怎么就不能改一改?若改了就触动太多人利益,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要难得多。“安全”足以让所有官员噤口,因为但凡该地海事局的领导或该地政府的领导,乃至港务集团的领导里有一个船长,这36米宽的规定早就被修改了。 为了安全,行业管理队伍越建越大,养着庞大的队伍就要做事情,做事就是扰民。几年前,仅仅就船民户口簿、出境证明,每年都能盘剥掉船东、船员十几亿元,如今没了这两样东西,海运业没任何不安全。登轮证更是养过一支军队,原先每年都能盘剥海运从业者数十亿元,前几年军队改公务员,大大放宽登轮证申请,并没发现更多的人危害国家安全。 当然,来钱最快的还是拦住吴淞口收钱的,每过一条收5千或1万元不等,黄浦江里也没有拆船厂啊,进去就要出来,又是5千或1万元,美其名曰护航费,我也想弄条拖轮护航呢,半价,若能干成,还可以再打对折的对折。 3、行业主管机关权力究竟有多大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,如今行业主管机关拥有立法、司法、初审、终审权,权力与文革时一样大。所谓的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只是为行业主管机关背书而已,所谓的法律,就是处长发个红头文件,遵照执行。 文革时作为涉外单位,行业主管机关比较谦卑,那时的高级官员素质不低,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一点,想一想乔冠华比后来者如何?叶飞、彭德清比后来者又如何?别看不起土八路,千军万马拼杀出来的佼佼者,绝对不蠢。 许教授说,维持意思形态的基础有两个,即土地全部国有制与允许对企业家酷刑。这就决定了他们对所有民营与外资企都���生杀予夺的权力。 在巨大的权力面前,每个航运业老板都瑟瑟发抖,不能用手投票,用脚投票成为必然选择,如今要见国内的航运业大佬只有去新加坡了。 4、缺乏商业思维给我们国家带来的是灾难 前文说到我国的官员几乎全部是从家门、校门到衙门的三门干部,没有任何正经企业的工作经验,所以不是缺乏,而是根本就没有商业思维,这带来严重后果。 在行业管理上,想当然地就认为班轮运输由交通部管,其实,班轮运输与交通部没什么关系,商务部管理更合适。强行由交通部管理的结果就是所有的行政手段都被定约自由所化解,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国的海运业被外国人控制,中国的班轮运输企业只占中国进出口区区百分之十几的份额。而台湾的班轮公司运力超过本土需求的很多倍,更不必说希腊了。在充分竞争的工业领域,中国几乎在所有的工业门类中都是居于最大的份额,唯独海运业完败。当然,这几年件杂货运输领域取得一些进展。但不改集装箱、散货、液散领域被外国人控制的局面,国油国运政策也没能提升液散领域被外国人控制的现实。 疫情期间,船员换班被错误地指定早交通部负责,给海员带来深重的灾难,显然根据法律,海关负责检疫,海关主管更合适。 对美交往上,从特朗普到马斯克都是不折不扣的商人,三门干部是搞不过这帮商人的,只能限入被动挨打的境地。以前可不是这样,聂荣臻、张爱萍就是十足的生意人。 这其实才是社会的常态,不应有抱怨。
11
54
195
@majuismail1122 理论上只要有钱就可以无限镇压,但没能力像沙甸那样杀人。 国内从领导到民众都没受过宗教教育,世界上80%的战争原因是因宗教而起,只会用蛮的结果就是代价惨重。 我的伊斯兰教知识来源于神户大学的王柯的系列著作 有朋友要出版伊斯兰教研究著作,被告知要删掉所有伊斯兰字样,朋友笑称那连书皮也删没了
0
0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