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zzzzxys Profile](https://pbs.twimg.com/profile_images/1362206124011741185/Qtcz77lZ_x96.jpg)
zzzzxys
@zzzzxys
Followers
81
Following
224
Statuses
230
Joined June 2020
@CeoSpaceY 说服人使用新技能是很麻烦的事情,哪怕你本身就是出于分享目的。
当你需要别人合伙做事时,你要靠什么说服人配合你? 能够被逻辑说服的是少数,能被案例说服的多一些,能现场演示魔力是怎么生效的效果更好,能让奇迹在当事人身上发生,让对方吃上肉,他就会毫不犹豫跟着你走。 大多数激进行动背后的逻辑就是这里:人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最信服。这是人的刻在基因的本能,无关好坏。
0
0
0
RT @zzzzxys: @Morris_LT “只有那些完全取决于你的东西,才真正属于你。其他一切都是从宇宙中暂借来的,宇宙可能会随时以任何方式收回。因此,如果在那些最终不由你决定的事情上下了很大的赌注,你必定会受苦、嫉妒、失望,而且常常依赖于变幻莫测的命运。然而,如果把精力…
0
1
0
“只有那些完全取决于你的东西,才真正属于你。其他一切都是从宇宙中暂借来的,宇宙可能会随时以任何方式收回。因此,如果在那些最终不由你决定的事情上下了很大的赌注,你必定会受苦、嫉妒、失望,而且常常依赖于变幻莫测的命运。然而,如果把精力集中在由你能决定的事情上,你就会平静地度过一生,泰然自若应对一切,永远不会嫉妒任何人,也永远不会对宇宙的更迭感到失望。”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其实非常有价值,是一套实用的小工具,可以提醒把时间精力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影响的事情上。 可以看看《这个哲学家救了我:斯多葛人生答案之书》。很容易理解,很清晰,但没想象的那么死板。如果自己没有清晰的原则,可以尝试吸纳这些观念做基底。
0
1
0
RT @zzzzxys: @zhangjintao9020 工具类产品从经营角度来说,互联网声量大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用户体验和实际留存怎样。 从个人体验的角度来说,我对硅基流动印象还不错,因为它的服务算稳定。免费额度的比较卡后,充值额度接口不卡,对我来说就是提供了稳定的dee…
0
1
0
工具类产品从经营角度来说,互联网声量大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用户体验和实际留存怎样。 从个人体验的角度来说,我对硅基流动印象还不错,因为它的服务算稳定。免费额度的比较卡后,充值额度接口不卡,对我来说就是提供了稳定的deepseek r1服务。 它提供了稳定的服务。如果官网接口还是不能使用,我会优先考虑用硅基流动接口。 硅基流动被什么人骂得比较多? 推广用户的KOL骂的狠,因为切实利益相关,推广的权益缩水了。KOL口碑是比较复杂的问题,直接影响是拉新放缓,间接影响多大还是综合其他平台评估。 从X的声量大小判断产品策略好坏并不算好,因为按声量看就是一夜起高楼,一夜楼塌了,能总结出什么呢?保守的策略就更好吗?那从哪里找这么多新客户?去哪里找这么多的现金流和设备? 说到底声量这个指标,越极端越好传播。但回归最后还是要看真实价值如何,留存多少,是否能被替代。之前京东也是一大堆人骂,互联网声量大得很,实际影响呢?
0
1
0
焦点事件要克制自己做快速判断的欲望。“一眼看到本质”很爽,但与真实情况无关。 尽量等一段时间让事情发酵,条件允许也可以参与其中,从内部观察,同时要注意不同人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,跟进下结果(很多人会在有成绩后岁月史书,如果不记细节容易被忽悠)。 这跟我们学历史是一个道理的,一个爆炸性事件的矛盾起点总是要往前追溯很久,它最终的影响也要往后推很多年。如果你只是看山是山,那大概率会因为前期条件不充分而失利,因后期影响考虑不充分而破坏口碑。
教培行业口碑先于产品,在第一次销售时,就是人设(预设口碑)先于产品。 这个模式能不能跑,还要看第二轮的销售怎样,滚不滚得起来(即,交付后口碑稳不稳得住)。之前知乎好多知识博主做课第一次也卖得起飞,以为挖到了富矿,结果第二次卖课就哑火了。 原因是什么?第一波付费的都是核心粉丝,冲着人设去的(所以第一波转化数据很好看),但如果没有好口碑,不会有持续不断的核心粉丝去付费的。
0
0
0
@Alex8282019 大多数判断背后的逻辑是:人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最信服。
当你需要别人合伙做事时,你要靠什么说服人配合你? 能够被逻辑说服的是少数,能被案例说服的多一些,能现场演示魔力是怎么生效的效果更好,能让奇迹在当事人身上发生,让对方吃上肉,他就会毫不犹豫跟着你走。 大多数激进行动背后的逻辑就是这里:人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最信服。这是人的刻���基因的本能,无关好坏。
0
0
0
好奇+专注的状态,是消解焦虑的良药。 好奇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记住学会某项技能后的长期愉悦体验。比如学会骑单车后解放出行,学会英语解放表达,学会编程解放重复工作...这种新鲜+愉悦+成就感,会推动你不断学习新东西,而我们生活的挑战大多数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你眼前。 专注的培养是从短到长积累起来的。也可以通过习惯的迁移,可以把专注的状态转移到工作做事中。比如练习冥想,练字都能把专注的感觉迁移出去。 掌握了好奇+专注两项技能后,日常做事的节奏就变成了,初学是尽可能慢,去理解发生了什么,琢磨透之后就变高效,然后进入下个层级继续同样流程。 受挫在这个过程中只是日常的琢磨一部分,压力和焦虑就会消解不少。
0
0
1